2021年7月8日 星期四

學習 JAVA 的心得-02 學會物件導向之前與之後

  我發現我寫程式時關注的焦點變了~~

在學會物件導向之前

架構:當我所會的就僅僅只是基本語法時,我關注的重點是程式的架構。要成功解決問題,先要分析問題,想出適合的方法,寫出適合的架構實現自己所想出來的方法,其實光是到這一步就是個門檻了,寫出第一個程式的時候最困難,但之後就會習慣了。如果不是用改別人程式的方式,而是完全由自己想出程式的架構,寫出程式解決問題,應該會對程式架構的重要性有所體悟。我覺得如果只會改程式,是不能算會寫程式的。

簡明的架構:我在學會方法或副程式(JAVA 沒有副程式,比較接近的就是類別中的方法。)之前,為了完成目的,可能會寫出一個龐大的架構流程,但在學會方法或副程式後,其實要多加利用它們 ,可以讓主程式看起來更簡明。不過我是到後期才想到要盡量讓主程式只用來控制簡單的流程,複雜的處理寫在方法或副程式中。

在學會物件導向之後 

類別的闗係:此時我花比較多的時間去思考該如何設計類別間的內容物,這影響到後面類別間關係的設計,所以本質上仍是架構,只是變成了類別之間關係的架構。在學會繼承後,可能為了擁有某項屬性或方法而亂繼承,類別間的關係容易搞得很亂,學會介面後,就可以讓類別間的關係保持簡單。由於有物件導向的概念了,善用它,主程式的複雜度應該可以大幅度的降低。

以上僅個人心得,望不吝賜教!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